资讯中心

真正的文艺敢于直面沧桑的时光-书箱

文章来源: 知识红木 时间:2015/4/15 10:07:36

我们常说“书香”,一般是来自墨,所谓翰墨飘香。还有一多半的原因是书装在箱子里,长久以来被木质的味道渲染了,这一点在樟木箱子装过的书上尤其明显。为了保存书,从古至今,所有爱书的人都要在此动点脑筋,小到纸中掺防蛀之料,大到修殿砌楼专司藏书。从里到外的忙碌,都是为了让这纸的生命,能保存得长久一些。虽不奢望永恒,但总也要越久越好。

 

 说起书箱,知木君第一个想到的是“二十四孝书箱(一套)”。中国五千年文化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,百善孝为先,无孝不立身。“二十四孝书箱(一套)”刻画了二十四个孝道故事,以一对带屉底座上承托八个双开门书箱,每个书箱又可单独放置成一器。书箱门板及底座屉板雕以二十四孝故事活泼有趣,人物形态栩栩欲活,衣袖线条飘然灵动,草木山水生机勃勃。

二十四孝书箱

 

 书箱是应运而生,虽然没有什么专题考证,但书箱的首要作用是保护书籍。除此而外,书箱也有美观和传承的作用。书箱的工艺、材质、款式、铭文亦可以判断一部书的传承依据。从工艺上来讲,书箱没有多复杂,但方圆小,天地阔,小小的书箱仍旧有许多门道,它所呈现的端庄、素雅之美,别具匠心,让人喜欢。

 

 清·“钦定古今图书集成”楠木书箱,长方形,盖面长方形单线弦纹内正楷书写“钦定古今图书集成”八字单行。书箱下底一侧另刻“第九十一一函”,“方舆汇编”,“职方之典”,“卷九百六十五之九百八十四”,可见该书箱流传有序。所用楠木乃名贵嘉木,自古不易多得,足见古代文人对书籍爱护之重。

楠木书箱

 乾隆御制之文房遗珍,“朗鉴函辉”、“葆光规古”款。此对书箱整体设计独特,以弦纹为装饰,选材精当,做工规整。器形给人以宁静清素之感。箱面刻有隶书文字“葆光规古”“朗鉴函辉”,并填金。此对书箱做工古朴考究,刻字之隶书风格与故宫藏《葆光规古》册完全一致,故应为记载这两套乾隆宫廷铜镜典册的书箱原物,不知何时散落民间。弥足珍贵。


 清·鸡翅木书箱,器形硕大端庄,浑身光素,木纹清晰优美,通体打磨细致,古朴大方,箱内下方置一屉,灵巧实用,整体清新俊秀,工艺雅致。

清·鸡翅木书箱

 清·硬木书箱,光素无纹,整个箱体造型周正典雅,提钮为一神兽,惟妙惟肖。

清·硬木书箱

 清·铁力木书箱,此箱侧开,铁制铰链。前板镌有陶潜诗“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”。

清·铁力木书箱

 书箱选用红木精制而成,纹理华美,整个箱体造型周正典雅,光素无纹。上面有一提手,灵便实用,显出箱子的考究。整体清雅秀丽,工艺精细,循其用途为古代文人书房用具,置于书房案几之上,一派书香雅气。

红木书箱

 此书箱取红木为材质,呈长方形,正面阴刻“如山如阜”红木书箱。整器做工精细,造型规矩。

樟木书箱

 樟木书箱,1919年扫叶山房印行,佩文斋书画谱,器形古朴端庄。

相关阅读